会计确认基础的区别(会计确认基础的种类和应用范围)
精彩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快乐的时光就分享到这里给大家,希望大家看完都会喜欢。
1.需要确认的经济项目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标准:可确定性,即需要确认的项目必须符合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2.可衡量性,即待确认的项目应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应当确认的交易或事项应当按照一定的计量属性进行可靠计量。
2、3、相关性,即应确认项目的相关信息,这导致用户的决策存在差异。
3.4.可靠性,即待确认项目的相关信息应如实反映、可核查、公正。扩展信息原则: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4.收入(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包括西方会计中的收益)的确认应遵循收入的实现原则,即只有在发出商品、提供服务、同时收到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才应确认为收入。
5.对于跨越不同时期的长期项目(包括劳务)合同,一般应按照完工进度法或完工合同法确认收入。
6.2.费用(包括资产处置损失)的确认应以是否与已确认收入相关为基础。
7.所有预付成本或费用应递延至取得相关收入时。与本期收入相关的所有未来费用都应在本期计提;对于原先确认的预期经济利益已经消失的资产,应确认损失(如处置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今天,边肖大锤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会计确认的有哪些基础?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