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工作流程揭示了代谢酶聚合物的组成和功能
Pilhofer (IMBB)和Matos(以前是IBC,现在是MaxPerutz Laboratories)的实验室最近在Cell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揭示了一种多尺度细丝识别工作流程,以表征芽殖酵母配子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组装的蛋白质细丝。

配子形成和随后的后代发育过程通常涉及细胞发育停顿甚至休眠的延长阶段。细胞如何适应这一阶段,然后恢复生长仍不清楚。
在最近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低温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可视化了芽殖酵母细胞的配子形成过程。他们在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中发现了不同类型的复杂丝状组装体。
为了确定细丝的组成,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工作流程,使用低温电子显微镜成像模式的组合直接可视化部分破裂的细胞或细胞器。& ldquo灯丝识别& rdquo(FilamentID)工作流程揭示了两种用于组装丝束的保守代谢酶。
乙醛脱氢酶Ald4在线粒体中形成细丝,而乙酰辅酶a合酶Acs1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聚合成细丝。结构表征提供了聚合背后的分子洞察力,并允许对细丝组装进行有针对性的扰动。
随后的功能分析表明,Acs1丝的形成有助于老化孢子的恢复,更广泛地说,有助于饥饿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FilamentID工作流可用于研究不同细胞环境中未知身份的丝状大分子的组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