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香港放大图(香港放大招刺激楼市)

香港放大图(香港放大招刺激楼市)

2024-03-03 15:00:09次浏览条评论

据分析,“撤辣”后,香港买家购买二套房的印花税从7.5%大幅降至1.5%,税收大幅减少80%;大陆游客100元人民币的印花税从15%降至4.25%。假设你在香港买第二套房,总价1000万元。去年10月之前,税率为15%,你需要支付150万元。去年10月改为7.5%,现在只需要3%,可以节省一百多万元。

同时,目前贷款最高可达70%,而过去只有30%和40%。“这意味着在同样的首付下,你过去可能只能购买一套总价2000万元的房产。现在,按揭贷款提高后,预计可以购买一套总价3000万元的房产。”

更有业内人士分析称,2023年香港总价过亿元的豪宅成交约160套。假设你买了一套总价超过3亿元的超级豪宅,从现在开始你可能会节省1000多万元的辣税。

李伟说,以公司名义买房可以给买家更高的隐私保护度,而且买家的名字不会显示在土地登记簿上。而且用公司的名义作为房产的所有权人,将来在二级市场出售时可以以股份转让的形式转让房产所有权,更加灵活。与此同时,预算案还取消了NRSD(新房印花税),这将使“蛋糕客户”(即一名客户购买两套房以上)重返香港房地产市场。预计“一对多群体”(即在一份合同下购买多处房产)的比例也将增加。

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立即飙升。

我去过香港。

李伟提供的香港中原地产成交数据显示,2月26日,香港中原仅成交4套一手房。27日,在收到“撤回辣条”的谣言后,一些客户涌入市场,成交上升至14套。截至2月28日晚9时,香港中原已报告27套一手房已售出。

“除了一手房交易量激增外,二手房交易量也大幅增加。”李伟说,今天上午官宣一个小时后就敲定了一套二手房。双方已经分开半个月了,买方一直在讨价还价1460万元,业主坚持1520万元不松口。今天其他客户加入议价后,买家最终同意以1520万元成交。当天下午3点,双方在律师楼签约。

2月28日“撤辣”后,一些此前移民香港的客户也加快了在香港置业的步伐。

“从上午11时到下午3时30分,我已经接到20多个通过入境口岸入境香港的客户的电话,他们都在咨询楼市或邀请看房。”美联移民咨询有限公司高级战略总监郑说,今天中午,一名移民客户购票购买了一套总价近1000万元的三居室公寓。

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统计,截至2023年底,香港临时人口为750.31万人,较2022年同期的747.26万人增加3.05万人,增幅为0.4%。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去年香港居民净移民51,700人(即迁入人口多于迁出人口)。

数据显示,仅2023年1月至11月,就有约20.5万人通过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申请赴港,其中12.7万人获得批准。

根据郑的分析,通过投资移民进入香港需要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的金融产品,这意味着这些移民通常具有很强的资金实力,他们还需要在香港工作和生活后在香港置业,这将是香港未来楼市的主要客户群体之一。

香港美联物业预测,未来四个月(2024年3月至6月),香港一手房交易宗数将较前四个月增加1.4倍至6000宗,同期二手房交易宗数将增加50%至14000宗,二手房交易总宗数将增加70%,达到2万宗的水平。

因为之前有过“撤辣”的传闻,一些投资公司年前就开始组织内地客户赴港考察。

2月28日上午9点,纵横百富企业管理(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赖国强率领首批28人赴港考察启德恒基项目和陈寿15号帝山。客户主要来自大湾区,如深圳、广州和东莞。

值得注意的是,2月28日“辣条下架”的消息也令港股地产股价大幅上涨,包括美联集团和尚坤地产在内的港股房企收盘后涨幅均超过33%。

市中心的房子拆了以后还是买不起。

不过,一些香港中产人士认为,“撤辣”并未给首次置业的香港居民带来实际好处。

“即使是现在,我们也买不起房子。”已随父母赴港避难10年的90后琳琳告诉南都湾财经社记者,她的父母住在香港的公屋,她在香港结婚后一直未能买房。“即使房地产价格保持在目前的水平,我们每个月也要赚20多万元才能在市中心买得起一栋干净的新私人建筑。”

琳琳是一位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家庭收入在香港属于中产阶级,这不符合政府的购买居屋计划政策(二人家庭的最高收入为63,000英镑)。目前,她租住在香港西九龙的一处房产,房龄近20年。“一套建筑面积70平方米的两室,月租金2万元”。

“除了每月的房租,还有各种开销。即使我和丈夫每个月存3万元,8年也存不了300万元。”琳琳说,一个四口之家需要三个房间居住,但香港楼龄超过10年的三居室公寓的总价普遍超过1000万元,首付至少需要400万元。她父母家附近的房产,是一个7年前的房产,总价1930万港元,折合约78平方米。

“如果在偏远地区购买私人楼房,目前每月6万至10万的家庭收入可以负担得起,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不利于父母每天来回帮忙照看孩子。与其住在偏远的地方,不如在父母家附近租房子。“琳琳说,虽然她在香港的同学符合购买居屋的条件,但他们已经参加了十年的抽奖活动,还没有中过彩。

结束

原标题:“零辣招”下的香港楼市:中介成交量暴增,中产二胎妈妈称仍买不起市中心中庭。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快乐的时光来自杜南湾金融学会。

撰文|杜南湾财讯社记者邱永芬

时隔14年,香港楼市重新进入“零辣招”时代。

2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特区政府2024-2025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即日起取消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以下简称“除辣令”),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需缴纳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那一天,香港的房地产经纪人纷纷张贴标语,期待楼市复苏。截至今晚,已有香港中介公司表示,当日一手房成交量已是昨日的两倍。

“辣条税”已经实施了14年。

此前,香港昔日的房价一度是全球最高的。

回顾过去,香港楼市和内地楼市的发展轨迹基本一致。

根据莱坊的报告,2009年,在37个国家和城市中,香港的平均房价上涨了33%,居世界首位。

截至2010年,香港各类楼宇买卖合约同比增长21.5%,超过16万份,合约总值6895亿港元,同比增长33.7%;楼宇转让合约逾18万份,较2009年上升32.3%,转让合约总值上升45.7%至6870亿港元(资料来源:香港特区土地注册处)。

自2009年以来,香港一直在不断试图遏制房地产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7年,香港推出了8轮调整按揭成数和贷款额的逆周期措施,并多次征收印花税。

2010年,香港推出新的住宅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额外印花税等。,限制人们在两年内转售其单位,并打击“短期投机”。2018年将对一手房征收空置税等等。

然而,正是从2018年6月开始,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开始下降。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香港注册楼宇买卖合约总数为5.8万份,为中原地产自1991年开始记录该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二手房销售量约为3.6万套,也是28年来的新低。2023年,香港私人住宅物业价格指数连续两年下跌约6.8%。

根据香港中原地产的监测,2023年香港138个CCL(中原城市物业价格指数)成分股屋苑中,有116个屋苑的物业价格下跌,占比超过80%,其中47个屋苑跌幅超过10%;其中5家甚至下跌了20%以上。

此外,2024年1月香港私人住宅价格指数为306.4点,较上月下跌约1.57%,连续9个月下跌,为7年多来的最低点。

事实上,在官方宣布“去除辛辣食物”之前,坊间就有相关传言。

“之前,大家都收到了‘撤回辣条’的传言,所以交易陷入僵局,等待官方宣布。”香港中原地产首席商业董事李伟表示,自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宣布“退出辣条”以来,此前在谈判僵局中的交易均已达成愿望,交易量是昨日的两倍。

“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和市场条件下,相关措施已无必要。”2月28日上午,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发表2024至2025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案时表示,特区政府经审慎考虑目前整体情况后,决定即日起取消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由今日起,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及新建住宅印花税。

“撤辣”后,香港买房成本大幅下降。

随着“去监管化”,香港金管局认为在继续保持银行体系稳定和确保妥善管理按揭业务风险的前提下,有空间修订物业按揭贷款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并适当调整与其他房地产贷款相关的监管要求。

相关措施显示,价值3000万港元或以下的自用住宅物业的按揭比率上限调整为70%;价值3500万港元或以上的自住住宅物业按揭比例上限调整为60%;价值在3000万港元至3500万港元之间的物业的按揭比率逐渐下降。此外,非自住住宅物业的最高贷款与价值比率由50%提高至60%,而非住宅物业(包括写字楼、商铺及工业楼宇)的最高贷款与价值比率则由60%提高至70%。

“今天的预算公布后,预计以公司名义买房的比例将激增”。香港中原地产首席业务总监李伟分析,过去在BSD(买家印花税)下,最高税率为30%,但在2023年10月底的施政报告后降至15%。今天,预算案宣布取消BSD,以公司名义购买第二套房的成本降低了26.25%至25.75%。

【零辣招下的香港楼市:中介成交量暴增,中产二胎妈妈称仍买不起市中心中庭】!!!如今,全网的关注度都很高,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以上是“零辣招”下关于香港楼市的新闻:中介成交量暴增,中产二胎妈妈说还是买不起市中心中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九旅生活网
中国游客在泰国失踪(30位游客在泰国身亡) 万科新华翡翠观海(万科新华)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